种粮大户的隐忧:亩产上去了收入还是没变化

2014年01月12日 03: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位种粮大户的隐忧(乡村观察·粮食生产积极性调查①)

  本报记者 辛 阳

  编者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调动和保护好粮食生产各方积极性非常重要。《新农村》周刊从本期起推出一组“粮食生产积极性调查”。本期刊登种粮大户的故事。种粮大户愿意种粮吗?种粮有利可图吗?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的种粮积极性?敬请读者关注。

  人物:于会怀,辽宁省辽中县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梦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组建了沈阳市会怀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乡里乡亲入社致富增收。

  目前,于会怀的合作社耕作水稻面积达到3万亩,采用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选购优良稻种等方式,从种到收实现全程机械化。现代化的耕作方式让他们的水稻亩产去年达到1400斤。

  生资涨价快,种粮补贴未与农业生产完全挂钩,影响农民的积极性

  在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镇,于会怀和他带头组建的合作社迎来了第N个丰收。对于会怀来说,这似乎并不值得特别骄傲。去年,在于会怀眼里并非风调雨顺,“晚春,导致春耕错过了1—2周的最佳时期。我们用大棚育青苗、机械耕种,赢得了时间,保证了单产。”

  正是采用了现代化的耕作方式,让丰收得到了延续。“统一选购优良稻种、大面积连片机耕、科技种田等都使水稻的平均亩产得到了提升,可达1400斤”,于会怀说。

  在与于会怀的交谈中,觉得在他的心里深藏着一丝隐忧。“亩产增产100—150斤,按理说农民该增收200—300元。可目前情况是,亩产增加了,收入还是原来的样子”,老于忍不住想唠上两句,算算这笔账,说说这个理。

  于会怀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个人承包了1万亩稻田,同时又筹建了沈阳市会怀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附近农民入社。如今,合作社耕作面积达3万亩,采用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的模式进行操作。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了。中央出台不少惠农政策,但这些年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于会怀认为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是制约农民致富和种粮大户发展的重要原因。

  于会怀算账,化肥、柴油等平均都上涨了30%。化肥如今的费用大概是180—200元/亩,柴油三年间由5元/升涨到了8元。人工费用上涨更快。机械收割一亩地加上脱粒和运送到家,费用仅需90元。但如雇人,同样的过程至少要150元。技术工种工资上涨更快,农机驾驶员一年的工资差不多要四万元。“这些费用真是让我们有点吃不消啊!”

  “种粮不是有补贴么?”

  “中央是出台不少补贴政策,除粮食直补之外,从2006年起又实行了农资综合直补。这些政策我们种粮农民是真心感谢。可是这些补贴是按承包面积,直接补给土地承包者,并非像我们这些耕种流转来的土地的实际耕作人。村里别的农民把土地转包给我们,除了能收取租金外,各种补贴也打到他们账户上,不种地也能拿补贴,这对我们真正在种粮的人的积极性多少有些挫伤”。

  虽然说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并未完全挂钩,但对此于会怀也没有更多的芥蒂,他希望农民能够得到更多实惠,也希望农民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对于各种生产资料的上涨,他认为也是大势所趋。但是粮食价格上涨过缓,却让他有话要说。

  “如今种粮是比以前有利可图了,但水稻价格这两年一直维持在1.5元/斤,单靠增产增收,肯定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于会怀说。“虽说粮价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可俺们农民还是觉得粮食价格‘跑’得太慢。”

  缺少收储技术和设备,导致粮食质量受损,农民可能因此减收

  冬日里,人工收割的稻子被扎成一束束的金黄立在田间,黑土地再次裸露在北方的严寒中。

  在六间房镇许家村,随处可见农家院里铺着塑料布,上面晾晒着稻谷。“要把稻谷的含水量降到一定标准,才能进行储存”,沈阳市会怀农机服务公司的于永辉告诉记者。

  于永辉说,“相对于往年,去年的年景并不太好,秋收的最好时间仅有三五天,但耕地面积这么大,不可能那么几天就把水稻收割完。去年稻谷的含水量尤其高,个别地块的稻谷含水量甚至达到了80%。”

  “冬天虽然水分大些,但是温度低,不易发霉长毛。如果不及时卖掉,稻谷在农民家中存放一冬,等开春气温回升后,稻谷就极易发霉,‘坏粮’的几率就很大了”,于永辉对此有点担忧。

  于永辉说,目前农民储粮都在自己家中,稻谷的含水处理,也仅仅是通过晾晒的土方法,没有任何烘干设备和仓储空间。但是,即便晾晒过了,稻谷含水量也不可能完全达标,农民将水分含量依然过高的稻谷存放家中,一旦发霉,粮贩子就会借机压低价格。

  于会怀分析,这凸显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民虽然增产了,但是因缺少相关技术和设备无法烘干稻谷,导致了减收;另一方面,粮贩子收购“坏粮”后,将其混入好粮中,有可能会使以次充好的粮食进入流通环节。

  于永辉是个80后,10年前曾在日本进行了农机方面的学习。他说,日本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为了给新打下来的稻谷进行烘干,每相隔五公里左右的村庄,就会有一个烘干厂。稻谷基本是收割后就直接拉进烘干场,烘干后再进行储存,能够有效避免稻谷因水分过大而发霉。“但是我们这十里八村的,一家烘干厂也没有,只能继续使用晾晒的土办法”。

  于永辉建议,国家能不能设立一些试点,在稻谷主产地建设一些烘干厂,把新打下来的稻谷进行烘干,降低水分,既能保障农民不因“坏粮”造成损失,又能为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打下基础。

  买种子、化肥缺少流动资金,兑现奖补手续繁杂,发展受到制约

  早在2007年,于会怀便开始试水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如何说服别人把地拿出来供他作对比,成了最头痛的问题。“我跟别人拍胸脯,你拿出一块地,让我用机械化的方法种,挣了都给你。如果减产赔了,都算在我头上。”于会怀的尝试很成功,同样15亩地,机械化种植的方法能多挣6000多元。第二年,承包给于会怀的土地就由500亩一下子增长到5000亩。

  如今,耕作着3万亩农田的于会怀并不满足,“我也想干番事,对得起乡里乡亲,带着大家伙儿致富”。

  去年,沈阳市针对土地流转出台了一项奖补政策,原本满心欢喜准备申请的于会怀,硬打了退堂鼓。这项奖补政策来源于市农经委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2013年沈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补政策实施方案暨验收细则》。细则规定,对连片流转面积不低于100亩,新增总流转面积达到500亩的符合条件的村或合作社,奖励10万元。

  于会怀说,虽然10万元对于他们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而言,并不是大数,但他觉得这是莫大的肯定和荣誉。可是,只有当年新增流转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才能给予奖励这个门槛,加上验收手续的繁杂,让他还是放弃了。

  记者查阅该细则发现,申报材料不仅需要土地受让方的身份证明与土地流转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还需要流转方的承包经营权证书和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我耕种的面积近3万亩,是从几百家农户流转来的。我租了人家的地,回头为了这奖励的10万元,再挨家挨户向人家要身份证和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原件,人家能愿意给?不然,我就得带着这几百农户先到乡政府农户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再领着他们到县农经局办相关手续。政府的政策好,我们感谢,但这份奖励我们还真没法要。”

  资金是让于会怀头大的另一个问题。由于种子与化肥的价格在年前比较低,因此每年于会怀都是在这个时候大批量购入。“买种子需要五六十万元,化肥需要两百多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我种1万亩地需要五百万元的流动资金。”

  于会怀说,这笔钱于自己而言是不小的数目,但是想贷款却挺难。

  有一次,于会怀在把自己的院子与儿子、女儿的门市都抵押之后,向银行贷款200万元。在所有手续都办完之后,却突然被告知还要10万元的担保费。“加上这担保费,我还不如跟亲戚朋友借一些,回头给人家一两分的利息。”

  “国家不是有专门针对农民的小额贷款么?”

  “那个小额贷款也就几万,只够一户农民买点种子化肥啥的,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按农业生产规律来说,农民年底最缺钱,因为要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第二年5、6月份才能资金回笼。而银行贷款又必须在年底结账,时间上的差距,让于会怀未再通过银行进行贷款。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日两国大使在BBC节目中激辩钓鱼岛
  • 体育风云人物颁奖:林丹李娜荣膺 恒大夺两奖
  • 娱乐陈思诚佟丽娅本月成婚 邀数百名圈内好友
  • 财经不动产登记逼官员炒房客抛售房产
  • 科技CES2014:未来汽车会是什么样?
  • 博客盘点2013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新名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防作弊出新招:学生进考场才知考啥
  • 陶冬:美非农失前蹄 欧央行谋后招
  • 黄有光:建议高考男女生分开录取
  • 江濡山:五问肖刚 你有杀手锏吗
  • 林采宜:2014我们可能面对的风险
  • 谢百三:证券史上最糟糕的新股改革
  • 连平:新年物价运行将维持平稳态势
  • 西向东:从陈光标名片看国人土豪情节
  • 张化桥:重庆不缺水吗
  • 叶檀:公务员养老金高不高是伪命题
  • 龚蕾:一张图看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